简体中文 | English

黑人女性接任007、《小美人鱼》选角惹争议:什么才是真正的平等和尊重?

2019年07月16日

巧克力人鱼在海里不会化么?

英国著名谍战大片“007”系列一直是著名大IP,代号007的邦德早已以身手不凡、帅气硬朗、力挽狂澜、还有会撩妹等个人标签坐拥广大粉丝。经过一系列筹备,即将迎来的第25部“邦德”系列电影又爆出猛料了!

img1.jpg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第25部电影中将有一个重大变革:“007”代号将不再属于西方白人男性英雄詹姆斯·邦德,而将由一位黑人女性继承。这位黑人女演员名叫拉什纳·林奇。

img2.jpg

在《邦德25》中,邦德仍旧是邦德,并继续由克雷格扮演。但这部电影中他将“退休”,故而他的代号“007”,将由这位黑人女星接替,成为新的“007”。

img3.jpg

邦德还是邦德,007却不再是007。

img4.jpg

这一改变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强烈的争议。

首先是众多热爱“邦德”这个“007”标志人物的西方白人男性就对这一改变表示非常不满,甚至还有“大V”一边辱骂,一边吐槽说“难怪如今的男人越来越弱鸡”。也有人称改变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形象,并由女性代替有些偷懒了。

img5.jpg

img6.jpg

其实此前一项英国的网络调查显示:有58%的受访者并不介意让“邦德”变成黑人,但让“邦德”变成女性却只有36%的人能接受。

img7.jpg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剧组表示他们在与时俱进,英国著名女编剧Phoebe Waller-Bridge加入团队后指出,现在有很多争论围绕邦德其为人和对待女人的方式展开,她认为邦德需要终于角色性格:“这个系列一定会成长、进化。重点是这部电影要合宜的对待女性。”

img8.jpg

由此可见,或许剧组认为的是在现代观众看来,曾经的邦德周围有太多的美人,这并不符合时代要求,不是现在观众想要的画面了。如今,007将成为女性特工的代号,女性将如何拯救危难呢?

说到选角,近期这类新闻不算少。前段时间,迪士尼发布了《花木兰》真人版的正式预告片,看过了预告片后网友们纷纷称道“这就是我心中的木兰”。

img9.jpg

另一部迪士尼真人电影《小美人鱼》的女主角爱丽儿将由美国非裔歌手、演员Halle Bailey担任。这是迪士尼继2009年动画电影《公主与青蛙》以来再次以黑人作为女主角,也是迪士尼首次启用有色人种来扮演一个传统上由白人女性担任的角色。

img10.jpg

这一选角就因为肤色问题引发了论战。

支持的一方,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撰稿人Aramide A. Tinubu称Bailey将打破人们对于黑人的种种偏见,比如黑人的传统发型既肮脏又不端庄、黑人不会游泳(长期以来公共泳池施行种族隔离的结果)、黑人女性不适合作为爱慕对象等。另外,她扮演爱丽儿还将终结迪士尼的“同一张脸综合症”。

反对派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原著中的小美人鱼是一个“红发白肤蓝眼”的形象,让黑人演员去演是种族不符。此外,在1989年迪士尼动画版的《小美人鱼》里的形象深入人心,肤色的改变一时让人难以接受。

img11.jpg

许多不满意的外国网友在Twitter上发起标签“这不是我的爱丽儿”#NotMyAriel,他们对选角失望,并发起抵制。

很多网友质疑迪士尼是为了“政治正确”才如此选角,并吐槽有些矫枉过正。网友还在《花木兰》的预告片下纷纷发出疑问:“为什么花木兰不选择白人去演,而美人鱼却交给了黑人来演?”

img12.jpg

面对质疑,导演马歇尔称,虽然《海的女儿》故事源于丹麦,且上个世纪动画版中的小美人鱼也是以白人形象存在,但相比外型和肤色上的贴合度,内在品质的契合对于爱丽儿这个角色更为重要。“在经过非常大规模的搜选后,我们认定Halle非常罕见地拥有所有这个角色所需要的品质——纯粹的本质和心灵,天真无邪,以及令人惊艳的歌喉。”

但对于这种解释有人并不买账,很多人还怀疑这样政治正确的选角是否欲盖弥彰。

img13.jpg

有人指出,小美人鱼“红发白肤蓝眼、紫色贝壳胸罩”的形象之所以固定,是因为好莱坞超高的全球影响力将其他版本——1989年前其他国家翻拍的小美人鱼版本——一笔勾销,让自己杜撰出来的形象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原著人设”的过度强调其实是一种迷思。

之前,针对茉莉公主选角的质疑,梅纳表示:“《阿拉丁》最开始其实是源于中国民间故事,而动画片里虚拟的阿拉伯城市阿格拉巴其实是印度、中东、中国的荟萃。”在他看来,一个英印混血的演员来出演茉莉公主,是为了使这个故事与世界更多地区的文化产生关联、创造共鸣。

img14.jpg

在原始版本中,阿拉丁一直都是中国人,直到1992年迪士尼拍摄《阿拉丁》时,导演讲故事设在一个虚构的中东城市。到如今,迪士尼电影塑造的阿拉丁和茉莉公主完全统摄了全球观众对这个故事的想象,以至于真人版电影上映后,许多人抱怨演员看上去没那么像中东人,阿拉丁最初的“中国人”身份,也很少有人再提及,甚至连国人自己也不甚知晓。

img15.jpg

说回政治正确,社会大环境影响,肯定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因素。尽管美国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否认“有在迎合政治正确”存在,但纵观现实,人们对于“多元性”的要求正越来越高,而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许多电影创作。

曾经有人调侃称,现阶段好莱坞电影里的“主角团”标配是“白人男性、女性、黑人、亚裔、性少数群体”这几个要素才能满足舆论要求。所以,这次007将要更新换代和《小美人鱼》的选角,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在迎合政治正确。

“007”如今更关注女性形象,美人鱼也寻求种族突破,如果是某种迎合拿出可信的内容改变也能够让人接受。但问题是,这会不会仅仅是表面的改变?

img16.jpg

img17.jpg

近年来,美国多个州出台严苛的“发堕胎法”法案,意图抵制罗伊诉韦德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认堕胎权在50个州合法化)后长达40多年的联邦堕胎保护。堕胎权本是女性最基本的人权,而女性也只是想拥有一个自由的生育选择权。

关于黑人小美人鱼,有人这样反问:“如果需要更多种族和肤色的代表,迪士尼为什么不去多创造一些黑人角色?”

更符合种族文化标签的新形象,才能真的代表一个种族的内核。如果是一个全新的黑人公主的故事,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吧!

过度政治正确的伪善让人质疑,因为在影视角度只做到表面上的平等与多元,以表面掩盖实质性的问题与改善,在电影中给弱势群体提高地位,美化现实,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没什么实质性的改变,这种政治正确只能成为遮羞布,掩人耳目罢了。

在线营销
live chat
在线客服系统
web对话
web聊天
客服软件
live chat
web对话
live chat